三店新鮮牛肉、豬肉樣本含二氧化硫 食安中心跟進違規事項

2024/05/28 0 Comment(s)

三店新鮮牛肉、豬肉樣本含二氧化硫 食安中心跟進違規事項

 

近日香港一項監測結果引起關注:在三家售賣新鮮肉類的店舖中,抽樣檢驗發現有牛肉與豬肉樣本含有已被禁止用於新鮮或冰鮮肉類的防腐劑 — 二氧化硫。食安中心已經介入,正與涉及店舖跟進違規情況。這讓大家再次提醒:肉類選購、處理與監管都不可鬆懈。

 

事件摘要

 

根據官方公告,食安中心透過其恆常食物監測計劃,在以下情況抽取樣本:

-一間位於天水圍天瑞街市的新鮮糧食店,抽取一件新鮮牛肉樣本。

-一間位於九龍城何文田街市的新鮮糧食店,以及油塘一間超級市場,各抽取新鮮豬肉樣本。

 

化驗結果顯示:

 

-牛肉樣本內檢出二氧化硫含量約為百万分之 812。

-豬肉樣本分別檢出含量約為百万分之 10 及百万分之 11。

 

根據《食物內防腐劑規例》(第132BD章),在新鮮及冰鮮肉類中添加二氧化硫屬違法,違例者最高可被罰款 HK$50,000 及監禁六個月。

食安中心表示,已與涉事店舖跟進違規事項,並會採取適當行動。調查仍在進行中。

 

法例與風險解說

為何二氧化硫不得用於新鮮肉類?

-二氧化硫是一種常用於乾菜、乾果、醃菜及鹽醃魚製品的防腐劑/漂白劑。

-在肉類中,部分商戶可能為了令展示的肉類色澤更鮮紅、更具吸引力,而違法在肉內加入二氧化硫,從而抑制肉類氧化變色現象。

-然而,按法例,該物質不得添加於「新鮮或冰鮮肉類」中。違例屬刑事罪行。

 

健康風險

-對大部分人而言,在一般情況下,若被誤食含二氧化硫的肉類,經清洗及烹煮後,肉類中大部分二氧化硫可被去除。

-不過,對二氧化硫過敏或氣喘病人,食用含有該物質的食品可能出現氣喘、頭痛、噁心等不適反應。

 

對肉類供應商/餐飲業者的建議

 

對於你公司或任何涉及肉類採購、處理、餐飲供應的業者,這次事件提醒我們:

 

-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例,確保肉類供應鏈中,絕非非法使用二氧化硫或其他違規添加物。

-建立完善的進貨檢查機制:向可靠肉類批發商/供應商索取來源、檢驗報告,並定期抽樣自檢。

-在展示和處理肉類時,採用合法且良好貯存方式(包括低溫保存、適當包裝、限制展示時間)以避免為了「外觀鮮紅」而誤用添加物。

-如發現或懷疑供應鏈中存在疑問,應立即暫停使用該批肉類並通知相關監管機構。

-與員工進行定期教育訓練,提升對「肉類安全、合法添加物、食物法規」的認識。

 

對消費者的提醒與選購貼士

 

作為消費者,面對肉類選購與家庭烹調,也有一些實用貼士可幫助你更安心:

-優先選擇信譽好的街市檔/超市/肉類專門店,避免只因顏色鮮紅而選擇肉類。

-留意肉類的顏色與氣味:如肉色過於鮮紅、帶有偏化學亮澤、展示時間過長、有異味或黏液,需提高警覺。

-購買後應立即冷藏保存,並在合理時間內煮食。切開後如發現肉色異常轉深或黯淡,可考慮棄置。

-在烹調前可用清水簡單沖洗,雖不能保證移除所有違規添加物,但可作為一層防護。

-若你為氣喘患者或對化學添加物敏感人士,更應選擇來自可靠來源的肉類,並避開任何看似過度加工或外觀過於「漂亮」的肉品。

-保持飲食多樣化,不可因單一食材選擇而忽視其他飲食安全或營養平衡因素。

 

我們如何從這事件學習?

 

這次事件雖然被監測出來的樣本數量並非大量,但其意義不可忽視:它提示我們 監管漏洞、業界違規風險與消費者選擇安全的重要性。作為從事產品/媒體/設計/健康護理等不同領域的你,也可從中汲取以下啟示:

 

-在任何產品/服務中,「透明度」與「來源可追溯」是建立信任基礎。肉類安全是一例,其他產業亦然。

-消費者對「外觀/顏色/包裝」等表象容易被吸引,但真正安全與價值來自「過程/合法性/來源」的把控。

-教育與資訊披露的重要性:單靠監管仍不足,消費者與業界皆需擁有基本知識,才能共同提升整體食物安全環境。

-即便是日常看似「理所當然」的食材(如牛肉、豬肉),亦可能存在潛在風險。這提醒我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也不應忽略常規流程中的細節控管。

 

結語

總結來說,這起在香港抽樣檢出新鮮牛肉/豬肉樣本含二氧化硫的事件,提醒我們:即使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新鮮肉類」,亦可能因不法添加物而變得不安全。對於業界而言,為食物安全背負責任的是「每個環節」─ 供應、展示、儲存、銷售。對於消費者而言,明智選擇與警覺意識亦不可少。

Leave a Comment